多渠道收集数据案例
某互联网公司组织了一次户外拓展团建活动。活动结束后,为保证总结客观全面,不仅发放线上调查问卷收集员工对活动流程、项目体验的评价,还安排专人在活动现场记录各小组完成任务的表现,包括团队协作的默契度、沟通方式等细节。同时,要求活动教练提供专业的观察反馈,比如哪些团队在领导力、问题解决能力上表现突出。通过整合这些多渠道的数据,在总结中能够准确呈现活动的效果,如 “80% 的员工认为团队协作项目有效提升了彼此的默契,而现场观察发现,某小组在搭建桥梁任务中,通过高效沟通和明确分工,比其他小组提前 10 分钟完成任务” 。
听取多方意见案例
一家制造企业开展了以 “提升团队凝聚力” 为主题的室内团建活动。活动总结阶段,组织者分别与基层员工、中层管理者、高层领导进行交流。基层员工表示活动中的团队游戏很有趣,但休息时间安排不足;中层管理者认为活动有助于跨部门沟通,但在任务分配上可以更合理;高层领导则从活动对公司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角度,提出希望未来能融入更多与公司战略相关的元素。综合这些不同层级的意见,总结中全面涵盖了活动在趣味性、组织安排、战略契合度等多方面的情况,为后续活动改进提供了丰富的方向。
设定明确评价指标案例
某金融机构举办了一场知识竞赛形式的团建活动。活动前就设定了明确的评价指标,如知识掌握程度,通过竞赛题目正确率来衡量;团队协作能力,依据小组在讨论、答题过程中的配合情况打分;参与积极性,从员工的发言次数、主动参与讨论的程度评估。在总结时,基于这些量化指标进行分析,得出 “员工对金融知识的平均掌握程度提升了 20%,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,A 小组凭借高效的沟通和分工,获得了最高分” 等客观结论,使总结更具说服力 。
|